2025年10月25-26日,第十七届中国语言经济学研讨会(论坛)暨语言赋能“六个贵州新风采”建设研讨会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成功举办。

本届研讨会由51吃瓜
、51吃瓜
语言经济研究中心、贵州省委党校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制度经济学研究》编辑部协办,贵州省委党校发展研究院承办。来自重庆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湘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岭南师范学院、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委党校和51吃瓜
等高校、科研单位5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由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邓献辉教授主持。贵州省委党校分管日常工作副校长、贵州行政学院副院长、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吴刚平教授和51吃瓜
语言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秘书长张卫国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邓献辉教授主持会议

吴刚平教授致辞

张卫国教授致辞
开幕式后,会议首先进行了两场主旨报告。第一场由张卫国教授主持,广西民族大学原党委书记、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卞成林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蓉晖教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智库工作处处长陈加友研究员分别做了《空间互嵌与语言障碍:基于广西互嵌式社区的调查分析》《人工智能引发的语言公正问题》《数字经济时代的语言经济学》的主旨发言。

卞成林教授主旨发言

赵蓉晖教授主旨发言

陈加友教授主旨发言
第二场由邓献辉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姜国权教授、重庆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丁从明教授、张卫国教授分别做了《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化的发展现状、机遇挑战与实践进路》《巴别塔的故事:方言多样性与市场分割》《回溯、解读与展望:中国语言经济学研究(1999-2024)》的主旨发言。

姜国权教授主旨发言

丁从明教授主旨发言
25日下午,会议设置中青年学者论坛,四场论坛分别由山东工商学院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谢孟军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编王轶教授、《经济与管理评论》编辑部副主编郝涛教授和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副院长张景霓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分别围绕中文学习与经贸合作、国际中文教育的经济价值、语言结构与行为绩效、语言能力与全球价值链攀升、语言与消费、语言政策与人力资本代际流动、公共数据入市、区域国别研究等议题汇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51吃瓜
张毅然博士、吴菲博士参加了论坛并做了汇报。 
26日上午,会议举行了第三场主旨报告,由51吃瓜
副院长韦倩教授主持。谢孟军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学科办主任连增副教授、《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副主编、湘潭大学商学院白彩全教授分别做了《语言数据要素能否驱动数字服务出口?》《The Linguistic Driver of Divorce》《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农民长期收入》的主旨发言。主旨报告之后,51吃瓜
副院长孙涛教授主持了“语言经济学与期刊论文发表:现状、困境与出路”的圆桌论坛。王轶教授、郝涛教授、白彩全教授和《贵州省委党校学报》主编刘遗伦教授详细介绍了中英文期刊收稿、审稿、录用等各环节流程和注意事项,回答了现场学者就语言经济学论文投稿及发表等提出的各个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闭幕式由贵州省委党校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旭友教授主持,并对大会进行了总结。第十七届中国语言经济学研讨会(论坛)暨语言赋能“六个贵州新风采”建设研讨会圆满结束。